助听器压缩技术,即非线性放大,是指通过人为或自动改变压缩拐点和压缩比,控制不同强度输入信号的增益量。该技术不仅使大声能被接受,而且使环境噪声和麦克风噪声也不再成为一种干扰,这大大提高了听力受损人士的听觉满意度。
非线性助听器的压缩方式是什么?
非线性助听器包括以下几种压缩方式: 1、自动增益控制:这种输出控制的好处是谐波失真很低,且保持了较好的信噪比,但由于只有声强度到达压缩拐点水平,系统才会启动压缩功能,并且还要受起动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所以在拐点附近的声音信号容易产生失真。 2、多通首压缩:将声信号频谱分为多个频带,并对每个频带都能进行独立调节,都有自己的增益,压缩阀值和压缩比,尤其对非平坦型听力损失者它保证了对每个频段的补偿更有针对性。
3、宽动态范围压缩:是指随输入声强度的变化,助听器增益进行实时变化,使放大了的语言信号完全在患者已缩小的听觉动态范围之内,这种放大更有利于患者理解语言.而且增益是可变的,对于低强度的语音信号该系统都会给予适当的增益,对于不同的频带也会有不同的压缩比,以达到合适的响度水平。
我们可以做个比喻来了解压缩的概念。假使你在高速路上,突然前方出现一个大大的警示牌,提示有事故发生,这时你需要迅速踩刹车以防撞击。越早踩刹车相当于越早压缩(压缩拐点越小),刹车的力度越大相当于压缩比越大,开始刹车至时速降至安全时速所需时间相当于起效时间,过了事故点踩油门,车速恢复至高速所需时间相当于释放时间。
压缩是为了保护人们听觉系统免受瞬间或持续中、大强度声音的刺激,同时又能有效放大各种小声的基本技术手段,可以使小声、中等声和大声无一遗漏地进入听障患者缩小的听觉动态范围中。
恰当的压缩拐点与压缩比满足了听障患者达到“小声听得见、大声受得了”的要求,而压缩的起效时间与释放时间设定需要考虑听障患者个性化的聆听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