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助听器知识  
听力知识  
验配常识  
聋儿康复  
  • 电话:0558-2621128
  • 手机:13355585601
  • 地址:阜阳市颍泉区颍河西路回民小区11号楼(东方数码广场斜对面向西100米)
  •  
      听力课堂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听力课堂 > 助听器知识
    把助听器做到如此小,到底人们付出多少努力?
    神州鸿声全国连锁|太和助听器|颍上助听器|临泉助听器|阜南助听器   2025-02-01 08:07:59 作者:阜阳助听器 来源:

    今天的助听器,轻巧到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你知道吗?这背后是一段长达数百年的创新历程和不懈的努力。你可知为了把助听器做这么小,人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Part.01

    从耳朵上的喇叭开始


    早在17世纪,人们就使用类似喇叭形状的器具来帮助听力受损者集声。法国牧师兼数学家Jean Leurechon在其1634年的作品Recreations mathématiques中首次提到这种设备。它形似喇叭,跟当今的助听器外观存在天壤之别,名字直译为耳朵上的小号,或者耳喇叭更为贴切。它并不能放大声音,主要作用在于收集声音并将其传入耳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Part.02

    助听器的非电子时代


    到18世纪末,这类设备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些乐器制造商会为特定的用户定制可折叠的圆锥形而喇叭。当时最著名的要数由聋人教育家约翰·汤森德(John Townsend)设计并制作的汤森德喇叭(Townsend Trumpet)。它是一种非电子设备,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使用时将喇叭口对准声音来源,然后通过内部的反射和聚焦机制将声音聚集并传递到使用者的耳朵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800年,第一家开始商业生产耳喇叭的公司成立于伦敦,随后这种耳喇叭在英美应用越发广泛。除了耳喇叭,还有听扇 (hearing fans) 和说话管 (speaking tubes) ,这些仪器也可以辅助放大声音。


    Part.03

    电子助听器的诞生与发展


    真空管助听器

    随着电力的普及,电子助听器逐步问世,当时主要为真空管助听器,这些助听设备在1913年实现了真正的商业化。它们带来的高达70分贝的声音提升,确实是革命性的飞跃,但是设备本身却较为笨重,使用起来很是不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直至20世纪30年代,助听器变得越来越小,从1936年开始作为可穿戴设备出售,并迅速在公众中流行起来。当时,放大器和电池仍需要挂在脖子上,麦克风是手持式的(其大小与听力损失程度成正比)。借助助听器与别人交谈时,仿佛在做一次访谈。



    晶体管助听器

    晶体管助听器于1948年问世,这也是助听器历史上重要的一次创新,它需要的电池电量更少,产生的失真及热量也比真空管少,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体积可以做到更小。在20世纪50年代,还发明了第一款几乎能完全戴在耳内的晶体管助听器。


    Part.04

    从模拟机到数字化助听器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助听器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的,直至1970 年新开发的微处理器,使助听器产品变得更小、功能也更强大。这些产品结合了模拟和数字电路。可以收集周围的声音并进行分析,以更大的音量听到声音。


    20世纪80年代,有公司开始将数字化芯片应用于助听器并推出于世,尽管这类产品最初并未受到很好的市场反馈。但却让不少厂商发现了数字化助听器的可能性。


    直至今日,数字化助听器已完全取代了模拟机,而数字化带来的高速运算能力,对声音的精准分析,也让无数的助听器用户受益。如今瑞声达的浩听系列,其中迷你RIE实现了仅2g+的重量以及迷你隐蔽的尺寸,在如此小的体积内纳入了超越以往的功能与性能。



    从笨重到轻盈、从单一到多功能,助听器的演变不仅展示了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类对改善生活质量的不懈追求,而至此,这场变革仍在进行中……

    安徽阜阳助听器--版权所有《北京神州鸿声听力科技有限公司》编号: 皖ICP备10010438号
    验配咨询热线:0558-2621128  地 址:阜阳市颍泉区颍河西路回民小区11号楼(东方数码广场斜对面向西100米)工作时间:节假日不休 上午8:00至下午6:00  网站制作:赛亚网络
    我们为您提供听力测试、助听器验配、助听器调试、助听器电池、助听器零配件、助听器保养优化等服务